进入6月份,一片金黄色如期而至,覆盖大江南北。
天山脚下,新疆小麦由南向北陆续开镰,夏粮进入全面收获期。
黄河之畔,河南周口黄泛区农场的10万亩金色麦浪里,无数的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。
渭水之滨,“关中粮仓”渭南大荔县58万亩优质小麦已经成熟,风吹麦浪浩瀚壮观。
江淮平原,江苏沭阳141万亩小麦开镰收割,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,饱满的果实颗粒归仓……
丰收,夏粮产量再创新高!麦穗多、麦粒重、质量好,被称为“成色最足”的2021中国夏粮丰收,奠定了全年丰收的基础,2021年粮食产量将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。
粮满仓,天下安。能够满足14亿人吃饱吃好的大丰收,是大自然风调雨顺的馈赠,是中国庄稼人“汗滴禾下土”浇灌的果实,更是中国农业政策、农业制度不断修正调适的厚积薄发。
给一块土地 捧出来的是谷满稻香
漫长的岁月里,曾经绝大多数农民终年辛勤劳作,仍难以维持生计,那是因为,广大农村近80%的土地掌握在占农村人口不到10%的地主富农手里。一个历经数千年农业生产,拥有《齐民要术》《农政全书》等农耕宝典,曾经创造无数领先世界的农业技术的民族,却因为封建土地制度的窒息压榨,农民世代贫穷,农业长期落后。
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收获,这是历史交给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使命。1947年,刚刚进驻西柏坡不久的中共中央通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,明确实行“耕者有其田”的土地政策,开启土地改革的序幕。从1950年开始,新生的人民政权继续推动土地改革,没收地主土地,统一均匀分配给贫困农民。当1953年春天到来的时候,全国已有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,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,极大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。同1949年相比,1952年粮食生产足足增长了44.8%.
垦荒造田 从“苦寒天下无”到“粮丰甲天下”
电视剧中,常常出现大臣犯了罪,被罚流放宁古塔的桥段,一句“宁古寒苦天下所无”毫不夸张地评价了这里的恶劣环境,此域曾经还有一个同样令人生畏的名称:“北大荒”。
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、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。然而,正是在这片“苦寒天下无”的黑土地上,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开发荒原的奇迹。
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,移民开发“北大荒”序幕徐徐揭开,几代“北大荒”人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,将昔日荒原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,书写出从“北大荒”到“北大仓”华丽蜕变的恢弘诗篇。
202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7541万吨,比2019年增加近40万吨,实现十七连丰,连续十年领跑全国,从而有了“中国人每9碗饭,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”的美誉。
在那场史诗般的开荒运动中,同样的奇迹出现在新疆、内蒙古、云南等边疆地区,在国家的号召和组织下,一批又一批的支边青年、干部、复转军人浩浩荡荡开进天山南北、长城内外、戈壁荒滩、白山黑水。移民垦荒,既稳定了边疆,又开辟出大量农田,缓解了粮食困难,为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夯基固本。
给一个机会 带来的是天翻地覆
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中国从未停止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和惠农政策的实施,无论是久旱甘霖还是和风细雨,都给农业带来郁郁葱葱的朝气和希望。1982年元旦,中国共产党出台了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,在政策层面为包产到户、包干到户正名,亿万农民从此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道路上甩开膀子撸袖大干,中国粮食生产立竿见影,出现一波持久的强势反弹。
2006年,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,延续了2600多年的“田赋”退出历史舞台,全国农民每年减负约1250亿元,摊到每个农民身上减负140元左右。甩掉的是负担,带来的是舒坦,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“能量满格”,回家乡、买良种、置农机……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多了,农村的人气旺了。
时光荏苒,70多年过去了,中国农业昂扬地收割着一造又一造的丰收。在希望的田野上,一簇簇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,那是向强农惠农政策的礼赞。
18亿亩 一寸也不能再少
耕地,粮食生产的根基。人均耕地少、耕地质量总体不高的基本国情,决定了保护耕地,就是保护14亿人口的“饭碗”。
2003年开始,以“开发区热”、“房地产热”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突出为典型的新一轮经济过热和失衡现象,造成了耕地的大量流失。
对此,中国政府坚定地划出一条红线:18亿亩,一寸也不能再少!为了守住这条红线,中国打出了一系列“组合拳”:耕地占补平衡制度、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、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、节约集约用地、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……十几年来举全国之力保护耕地,中国始终牢牢地确保了耕地面积在18亿亩以上。守住这道红线,不仅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,也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。
藏粮于地 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
在频频出招解决耕地数量的同时,中国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——耕地质量下降。是的,长期以来,我们对耕地、水等资源要素的超强度利用,已经大大消耗甚至透支了耕地的生命力,生态不堪重负,太需要“喘口气”!
不仅要保住现有耕地,还要更多的良田;不仅要让我们的家底更殷实,还要让耕地“成色”更足。2013年,中国正式实施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(2011—2020年)》,决心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、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。3年后,中国再次放大招——实施耕地轮作休耕,抓住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充裕的难得时机,让农田休养生息,为生态修复治理腾出时间和空间。
对国家保护耕地资源、提升粮食产能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和果敢,中国人说,这叫——“藏粮于地”,一个“藏”字,贴切、亲切地阐述了从古至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生态哲学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全力守耕地保“饭碗”的同时,中国政府着眼于民族长远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,从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停止耕种,因地制宜造林种草,恢复植被和生态功能。截至2020年,共实施退耕还林5.22亿亩。
既要金山银山,也要绿水青山,在保“饭碗”和保生态之间,“中国方案”显示出非凡的担当与智慧。得益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政策,中国的农业现代化、农业综合开发跨入新时代。
寒耕暑耘,春华秋实。从劳而无获到捆载而归,从贫瘠苦寒地到稻菽千重浪,从四海无闲田到天下皆良田,优越的制度设计和积极的机会创造,在天、地、人之间调适出和谐共济的关系,从而孕育和迸发强大的能量,让水稻抽穗扬花,让小麦饱满灌浆!
四海丰收无饥馑,大地从容谷满仓。
服务热线:400-616-5757
联系电话:021-31199999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博成路1379号金龙鱼大厦
投资者联络电话:021-31823188
投资者邮箱:jinlongyu_ir@cn.wilmar-intl.com
ESG联络邮箱:Sustainability-Yihaikerry@cn.wilmar-intl.com
Copyright © 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.Copyright ©2009 京ICP备:12025066号-1